当前位置:敦煌学重要期刊全文数据库 > 文献详情页
作者:松实;
机构: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正> 读史见周有平王名宜臼,又作宜咎,莫知其义,故而推求,以冀解惑焉。臼咎二字,上古同在有部,相通非为多怪。然以杵臼、灾咎之义释二字于此名中,其不宜明矣。《左传》中有舅犯,《荀子·臣道篇》云:"晋之咎犯",舅咎亦在同一韵部,故可互通也。又《说文解字》中舅写为(?),"从男臼声",则知舅乃形声字,臼乃其音,男取其义。上古字多一字数义,后义有引申,则又衍加偏旁以类分焉。如且(祖)、白(伯、百)、易(锡、赐)之类。(臼男)字之古形盖取臼之声、形,后为区别于臼之本义而加"男"。故舅古可作臼.舅通咎(舅犯、咎犯),咎通臼(宜臼、宜咎),则知宜臼之义实为宜舅。
英文摘要:
[中文刊名]:文献 [出版日期]:1985-10-01 [CN]:11-1588/G2 [ISSN]:1004-3241
下载全文 下载CAJ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