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敦煌学重要期刊全文数据库 > 文献详情页
作者:狄华;
机构: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正> 人说洛阳有三绝:龙门石窟、牡丹和水席。对于龙门石窟的伟岸和多姿,牡丹盛开的冲天香阵,我早已欣赏之。然而,对于洛阳水席的风味却一直没有品尝。这次到洛阳,就是为弥补此一绝之遗憾而去。乍听水席.总引不起食欲。有个故事.说洛阳曾有一个吝啬者请客,吃饭前准备了大量的茶水.让大家喝足后才开席。席中,每上一道菜,不等客人吃完便把前道菜撤去,如流水一般。另外,菜的作法主要是煮、烩、熬为主,做出汤状或粥状。结果客人喝了一肚子水,扫兴而归。我想."水"字除了字典上的含义外,民间有一种已经约定俗成的意义。用在对某个人的评价上面,意即这个人不太笃实可信;用在酒上,"这酒真水",即说这种酒酒味极淡;水货,大抵是走私货、冒牌商品……那么,水席是不是也含有这种贬意呢?主人似乎觉察了我的疑虑,他强调说,我们洛阳人对水席有两种解释:其一,不把菜摆满一桌,而是类似西餐,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如同玩水,吃法独特(此次应我拍摄和品尝的要求,没有撤下菜去);其二,全席24道菜,绝大部分带汤水,风味独特。这种"美食奇风"的洛阳水席,始自唐代。唐时洛阳寺庙、道观很多,水席是和尚、道士与官府交往的宴席菜,以素食为主,后被官府引进,以后又传入
英文摘要:
[中文刊名]:科技与经济画报 [出版日期]:1995-01-15 [CN]:51-1409/N [ISSN]:1005-1333
下载全文 下载CAJ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