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敦煌学重要期刊全文数据库 > 文献详情页
作者:黄楼;
机构: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正> 元和九年(814)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匿丧,自承节度使之职,是年十月,宪宗以十六道兵讨之。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亲往前线督战,十月十五日,随、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元济,淮西平。淮西之役是唐朝武力削藩的重大胜利,为纪念这次胜利,宪宗命吏部侍郎韩愈撰写《平淮西碑》(下文简称韩碑),但是,其后不久宪宗又下诏磨平此碑,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平淮西碑》(下文简称段碑)。《平淮西碑》重撰之缘由及韩、段二碑是非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学界多从研究中晚唐史惯用的"党争"的角度出发,认为韩碑被废是李逢吉、皇甫镈一党排斥裴度的结果。"朋党"之说,事涉幽昧,史书皆无明载,未可遽信。《新唐书·吴元济传》言"帝亦重牾武臣心,诏斫其文",究其根本,韩碑之废同宪宗对武臣之态度应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宪宗朝平淮西后对李愬等武臣处置政策的变化为线索,对韩碑被废之缘由及后人对韩、段二碑评价的演变等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英文摘要:
[中文刊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出版日期]:2006-12-15 [CN]:42-1662/C [ISSN]:1000-5374
下载全文 下载CAJ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