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敦煌学重要期刊全文数据库 > 文献详情页
作者:陈刚;
机构: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正> 在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歌中,东北民歌是颇具特色的一种,其中有不少采用唱五更的形式,如《月芽五更》、《叫五更》、《啰嗦五更》、《小五更》等等;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月芽五更》以及它的一系列变体,如《铺地锦》、《梁山伯五更》、《翻身五更》等。尽管它们的歌词内容、结构有所变化,但在曲调上却都大同小异。《月芽五更》的起源,就歌词而论,可追溯至古代民歌中的一种歌体“五更转”,大致形成于唐代。郑振铎所著《中国俗文学史》上说,《敦煌零拾》五载俚曲三种,其中便有“五更转”体民歌《叹五更》一首,歌词唱道:“一更初,自恨辰养枉生躯,耶娘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以下四段歌词略)“《敦煌摄谈》里载有“五更转”四篇,其中有《太子五更转》、在结构上与《叹五更》完全相同,歌词唱道:“一更初,太子欲发坐心思,须知耶娘防守到,何时度得雪山水。”(以下四段歌词略) 《叹五更》与《太子五更转》的歌词结构都为五个段落,每段在一个由三字构成的短句后,接连三个“二、二、三”形式的七字长句。其曲调不得而知。东北民歌中的老调《月芽五更》最后终止于商调式,全曲是:
英文摘要:
[中文刊名]: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出版日期]:1985-07-02 [CN]:21-1080/J [ISSN]:1001-5736
下载全文 下载CAJ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