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敦煌学重要期刊全文数据库 > 文献详情页
作者:艾冲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副教授西安710062
中文关键词: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官营畜牧业;;民间畜牧业;;牧业用地;;八马坊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本文探讨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域畜牧业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指出贞观至麟德期间官营畜牧业逐渐发展 ,牧业用地分布于陇右区域的秦、渭、兰、会、原 5州之境 ,并在河曲盐、夏 2州境增建 8个牧监。乾封至天宝期间 ,官营畜牧业及其用地在 5州基础上扩大到陇州管域。经营官营畜牧业的 5 0余牧监分属南、西、北、东宫、盐州 5监牧使管理 ,统一由中央政府太仆寺少卿出任的监牧都使节制。配置在岐、豳、泾、宁 4州的八组马坊群 ,是封建国家役用马供需过程的中间环节 ,以荒原放牧的方式起着储备、中转、调节马匹供给的作用 ,以及时满足不同部门对役用马的多样性需求。民间畜牧业及其牧地的分布 ,表现在从事个体畜牧经济的突厥、吐谷浑、铁勒九姓、党项羌诸族人口迁入与分布于黄土高原上的庆、灵、盐、夏、银诸州荒野。畜牧业的广泛存在 ,就避免了开垦农田对土地表层结构和天然植被的大范围破坏、水土流失的发生 ,对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英文摘要:
[中文刊名]: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出版日期]:2004-09-15 [CN]:61-1360/G4 [ISSN]:1009-3826
下载全文 下载CAJ阅读器